2010年11月1日 星期一

回顧我在通關小組的工作概況_陳順利撰文

關稅總局前副總局長 陳順利
民國9911

一、前言

  原財政部貨物通關自動化規劃推行小組(簡稱通關小組)兼主任詹德和先生及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董事長何鴻榮先生為慶祝通關小組成立20週年,計劃將於99119日邀請貴賓參加慶祝酒會並發行專刊紀念。我奉兼主任之命需撰文祝賀,然而因離開通關小組將近15年,很多事已不復記憶,又無留下檔案或資料,實在很難下筆,只好以印象比較深刻之個人在通關小組的工作概況為題撰寫本文,共襄盛舉。並藉此機會由衷感謝在通關小組的長官及共同打拼的同仁,祝他們身體健康、平安幸福,並祝賀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鴻圖大展、生意欣欣向榮。
 
二、我加入通關小組工作團隊

(一)財政部於7810月責成關政司及海關總稅務司署研擬推行貨物通關全面自動化方案,我忝為五位海關代表成員之一,種下我未來要加入通關小組之最重要因素。

(二)財政部為規劃及推動行政院核定之「貨物通關全面自動化方案(含實施計劃)」乃成立貨物通關自動化規劃推行小組,以行政院核准日期79119日為成立之日期,並指派當時海關總署總稅務司(海關改制後稱關稅總局總局長)詹德和先生為通關小組兼任主任、副總稅務司(改制後稱副總局長)侯德基先生及財政部參事許凌雲先生兼任顧問、資策會處長林真真女士擔任副主任。通關小組下設秘書組、技術組、法規組、宣導組,其成員有海關、財政部關政司、總務司、資訊中心、資策會之調兼人員及約聘僱人員。

(三)原參與研擬推行貨物通關全面自動化方案之五位海關代表,均蒙兼主任特別遴選加入調兼人員。當時海關調兼人員均以研究委員名義擔任,但因工作需要分為專任及兼任兩種。我係奉令為海關調兼人員而做兼任工作,除在海關工作外又須做通關小組的工作,此項兼任工作至85630日通關小組結束轉型為民營之「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為止,歷經56個多月。

三、我在通關小組工作概況

(一)參加業務諮詢會議:通關小組於每週四下午二點定期召開業務諮詢會議,會商解決重要問題及下達重要指示,會議由兼主任主持,出席人員除顧問、副主任、各組長、副組長及海關調兼人員(擔任重要工作者)外,同時邀請關政司及海關業務主管列席。此項會議總計舉行264次,每次會議我均須出席。

(二)參加早會:自801月中旬起於每週2.4.6上午舉行早會,其後改為每週2.4,此項會議由侯顧問主持,召集主要幹部及海關調兼人員(擔任重要工作者)會商解決事務性及技術性問題,共舉行五百次以上,每次會議我亦均出席。

(三)參加海關配合工作小組:海關為配合通關小組之運作,在通關小組成立多種工作小組,按其工作性質分為對內及對外二類:

1、對內部分係依工作性質及內容各冠以海關業務為名,召集海關各部門精通業務之關員組成,包括有:[1]通關程序修訂工作小組、[2]文件簡化工作小組、[3]法規修訂工作、[4]審核基準檔工作小組、[5]空運技術工作小組、[6]海運專案工作小組、[7] 先期作業及業務整合工作小組(海運)、[8]通關單位整合工作小組(空運)、[9]宣導工作小組(空運)、[10]關稅繳納制度工作小組。

我除參加[1][4][10]三個工作小組會議及規劃工作外,並擔任[7][8][9]三個工作小組召集人主持會議及規劃工作。兼主任尤其關心在流程發展中亟需校準以不致各自偏離,故特別指派我「游走」各組來負責流程整合之重要職責,故負責召集主持[7][8]二個工作小組來進行諸多的業務及通關單位整合工作。

2、對外部分係依連線機關、機構、業者為名,由海關、通關小組及連線之機關、機構、業者組成,進行研討如何連線事宜。計有[1]報關行連線工作小組、[2]保稅工廠連線工作小組、[3]新竹科學園區連線工作小組、[4]倉儲業連線工作小組、[5]運輸業連線工作小組、[6]稅費繳納連線工作小組、[7]簽審機關連線工作小組、[8]紡拓會連線工作小組、[9]稅捐機關連線工作小組、[10]監理機關連線工作小組。

我除參加[2][4][8]三個工作小組之研討外,並擔任[1][9]二個工作小組召集人主持會議及研討工作。

四、累積經驗繼續為通關自動化創新發展

  我在通關小組參加及自已主持的會議超過一千場次以上,經常是上午在通關小組開會、下午回海關上班,或是上午在海關上班、下午到通關小組開會,甚至晚間加班完成通關小組的研究案或會議紀綠。不僅我個人如此,事實上很多參與通關自動化的海關同仁、長官亦是如此,他們的敬業精神實在令人感動。

  5年半在通關小組的兼任工作,不僅可以吸收到他人寶貴意見、交換心得、協調溝通,甚至可以把自已意見經會議決定案變成政策、制度、法規、程序、策略。此外通關小組也是一個提供發揮才智能力的舞台及學習磨練的場所,在獲取很多寶貴經驗之餘,啟發更多知識及創新想法,亦成為邇後在海關的工作崗位上,續為通關自動化做出創新發展貢獻的重要基礎,因限篇幅在此僅提出數個成功案例與大家分享。

(一)8414日海運出口貨物通關自動化上線後,通關單位仍須列印書面放行通知單交付報關人轉交貨櫃集散站,當時我任職基隆關稅局桃園分局,即與同仁及集散站共同規劃,於8458日起,率先所有海運通關單位,改以放行訊息通知相關業者,不再列印書面文件。

(二)83117日海運進口貨物通關自動化上線後,通關單位仍須列印書面放行通知單交付報關人持向集散站提貨,當時我亦在桃園分局任職,雖上線後即與同仁及集散站共同籌劃,改以放行訊息通知的工作,但因難度甚大且費時較久,雖於8571日始予完成,亦係海關創建。

(三)為便於海關控管每一個進口貨櫃自進港、卸儲、放行以至提領之動態,除由通關網路建置貨櫃動態資料庫供業界傳輸及查詢外,並建立進口貨櫃查核系統以供關員查詢動態,此項作業自9113日起實施,至出口貨櫃查核系統亦於93615日起上線。這兩種控管作業係在我任職關稅總局徵課處、基隆關稅局期間與關稅總局、海運關稅局同仁及運輸業、倉儲業、港務機關、通關網路等共同規劃推動完成。

(四)跨越二關稅局以上之進出口貨物,原須二次以上報關,貨物亦須輾轉移動,非常不便。除科學園區、加工區出口貨物由通關小組納入規劃為一段式通關,並於上線時即行實施外,尚有很多貨物通關流程仍維持原況。為使通關程序更加便捷,必須改進報單一次連線申報、貨物一次運送。在我任職關稅總局徵課處期間與關稅總局、各關稅局同仁及相關業者、通關網路等共同規劃,推動一段式通關作業計有下列數項:9071日起實施之海空(空海)聯運一段式自動化通關、91315日起實施之加工區進口保稅貨物一段式自動化通關、91617日起實施之進口貨物進儲保稅倉庫一段式自動化通關、91717日實施之科園區進口保稅貨物一段式自動化通關、911016日起實施之空運出口貨物跨關稅局一段式自動化通關。

五、結語

  通關小組因有兼主任之卓越領導,以及通關小組人員、海關關員、相關業者發揮夙夜匪懈及無私無我的精神,空運貨物通關自動化及海運貨物通關自動化才能依照時程,分別於81119日及83117日上線。通關小組在這五年半期間,建置第一個國家級通關資訊交換網路(關貿網路TRADE-VAN),並且協助海關將海關原有的進出口通關系統重行規劃整合,大幅改善通關速度及品質,藉由電子化作業提高貨物通關效率,簡化工作,商民稱便。

   海關實施貨物通關自動化十餘年來,不斷求新求變,不僅對貨物通關之便捷化有其傑出的成就,也對我國經濟發展有其不可抹滅的功勞,更是受到舉世肯定。不過目前國際間正在依循WCO SAFE架構要求貨物安全運送,我國海關不僅配合倡導WCO SAFE中的AEO制度,並在籌建關港貿單一窗口及貨櫃移動安全控管系統,海關同仁可謂「革命尚未成功,同志仍須努力」,任重且道遠。不過海關人才輩出,必能再次發揮當年開創通關自動化精神,克服萬難,完成使命。再者,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接管通關小組的關貿網路將近十五年,在貨物通關自動化發展過程中亦扮演重要角色,功績卓著,其在網路之設計、建置及運作上更是經驗豐富。關貿網路股份有限公司基於前述歷史的淵源,如能提供經驗、協助海關一臂之力,必定能使海關的「貨物通關自動化再造工程」早日完成。

沒有留言:

張貼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