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07年6月30日 星期六

96.6.30 兩岸航空貨運業界交流

2007-06-30 09:18 澳門日報

航空快遞物流業界赴臺灣交流訪問團今早拜會了臺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臺北市報關商業同業公會,並共同舉辦了“二○○七年海峽兩岸及港澳地區航空運籌與物流交流座談會”,大家就業界的問題作出探討和交換意見,發言踴躍,氣氛熱烈,出席者近五十人。

座談會由臺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理事長鮑學超主持,他首先感謝澳門航空快遞貨運協會組織的內地和澳門業界代表,以及臺灣關稅總局和民用航空局的代表出席座談會,並表示是次座談會的發言將結匯成冊,贈予政府及學術界參考。

訪問團團長、澳門航空快遞貨運協會會長施家倫表示感謝臺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對訪問團的支持和協助,他介紹了澳門航空快遞物流業務的發展現況,以及業界對會議展覽業發展的期待,同時邀請該會組織臺灣業界人士來澳參加第十二屆澳門國際貿易投資展覽會,體會澳門的新發展。

臺灣關稅總局副局長陳順利在座談會中談到無線射頻識別(RFID)運用在快遞派送貨物的構想。他首先介紹了快遞貨運在臺灣通關的情況,認為RFID適用於簡易報關,所產生的效益使運作成為單軌作業,加快了運作系統的速度,使貨物的資料更見透明度,減低成本,但應與業界共同厘定守則,才能達到上述的效果。他希望兩岸四地的同業可以一同深化硏究該課題。

會上,民航局組長陳天賜介紹了航空貨運保安的重要性,理事長鮑學超亦簡報了空運物流的前瞻;相關數據顯示臺灣的貨運出口與進口數字下滑,只有快遞貨運的數字上升,而且內地加上澳門佔於整個市場的第一位,取代了美國和日本。他認為,澳門與香港應產生互補的作用,將來物流業的發展,必出現跨國、跨地區的合作情況。

訪問團副團長、澳門航空快遞貨運協會常務副會長李賢良在回應有關機場貨運安全重要性的議題時指出,去年澳門特區政府、海關部門已對貨運公司作出有關規定,他又認為應用無線射頻識別發展的空間很大,預期在未來三通後,對區域的快遞貨運發展將有很大的幫助,快遞貨運在區域內將迅速增長。

內地業界代表朱紀軍發言時表示,參與是次訪臺活動,獲益良多,學習到不少很好的技術;他認為隨着內地改革開放的成就及西部的發展,臺灣同業可發揮優勢,帶領兩岸三地的同業共同發展,為快遞物流業創造新的里程。

會後大家共晉午餐,出席相關活動的還包括“立委”劉文雄,民用航空局科長韓振華,臺北市航空貨運承攬商業同業公會執行長蕭禹新、常務理事黃南生、常務監事範建武等。